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钢结构工程健康监测
1、整体概况
深圳美术馆新馆、深圳第二图书馆,项目东临民繁路,西临腾龙路、北靠中 梅路,南临旺民街。本项目为钢结构综合展馆,总建筑面积 137611 平方米。 美术馆新馆总建筑面积 68599 平方米,其中地下建筑面积 31748 平方米, 车库部分地下 3 层,典藏库为地下 1 层,地上建筑面积 36851 平方米,共 6 层。 第二图书馆总建筑面积 69012 平方米,其中地下建筑面积 34911 平方米, 地下 3 层,地上建筑面积 34101 平方米,共 6 层。
2、钢结构概况
深圳美术馆新馆钢结构主要包括地下室劲性钢骨结构、一至五层钢框架结 构、六至屋面层悬挑钢桁架结构、月牙结构,建筑结构最高点为 39.400 米,钢 结构约 12650 吨。施工内容包括:钢柱(十字柱、钢管柱、箱型柱及异型柱)、 柱间支撑、钢梁(H 型梁、箱型梁)、水平支撑、钢桁架、月牙结构、钢筋桁架楼深圳美术馆新馆 深圳第二图书馆 钢结构工程钢桁架提升监测报告 2 承板、预埋件等。其中钢桁架为组合桁架,最大高度为 8.800 米,最大长度为 128.600 米,最大悬挑为 58.450 米,最大截面为□1000*500*50*50。 深圳第二图书馆钢结构主要包括地下室劲性钢骨结构、一至六层钢框架结 构、屋面层钢桁架结构,建筑结构最高点为 39.850 米钢结构约 9350 吨。施工内 容包括:钢柱(H 型柱、钢管柱、箱型柱)、钢梁(H 型梁、箱型梁)、柱间支撑、 水平支撑、钢桁架、钢筋桁架楼承板、预埋件等。其中钢桁架为组合桁架,最大 高度为 7.100 米,最大长度为 84.000 米,最大截面为□900*550*25*35。 图书馆月牙结构钢梁 GL-12a 截面为:口 1200*700*20*25,长度为 29.1m, 材质为 Q355B,单根钢梁最重为 23t,共 11 榀。
3、监测的目的
本建筑结构体系受力复杂,建造周期长,施工工况多,加上结构本身的投资 大,结构的重要性极高。因此,对这样一座重要性极高的建筑,非常有必要建立 一个监测系统,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监测。 这种实时跟踪监测,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,确保结构或构 件不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过度的变形或破坏,使结构在施工完毕后能够达到设 计要求。监测的主要对象是结构或构件的应力,并随时根据对结构或构件的应力 监测结果进行分析,调整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环节,具体目的如下:
(1)通过施工期间对结构的监测,以保证结构在施工期间的安全与施工质量控制。
(2)依据监测数据,全面掌握结构实际受力变形状态与设计的符合情况, 为结构竣工验收提供重要技术依据。
4、监测依据
(1)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》 GB 50205-2020;
(2)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》 JGJ 8-2016;
(3)《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》 GB 50982-2014;
(4)《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》 CECS 333:2012;
(5)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、施工方案等技术资料。
5、、监测范围和内容
5.1监测范围
美术馆外悬挑钢桁架,跨度约 60m,且属于超过 1000KN 以上整体提升施工 工艺。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《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 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》(建办质[2018]31 号)要求,此项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 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。 本项目的监测对象为美术馆外悬挑钢桁架整体提升及卸载施工区域。
5.2监测内容
美术馆外桁架整体提升及卸载阶段应力应变监测
6、测点布置位置及数量
本次应力应变监测主要布设在钢桁架的关键位置、大跨度钢梁的关键位置。
钢桁架下弦杆共设置应变监测点30点,分布如下:
7、监测频率及现场监测
由于本项目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,可以实现连续在线实时监测功能。
本次施工过程监测频率如下:
监测频率表
施工阶段 |
监测频率 |
备注 |
一般阶段 |
1次/2小时 |
|
提升过程 |
1次/15分钟 |
现场实时监测平台截图:
本次监测过程中,我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,根据施工进度需要,提前安装了监测设备,钢结构提升施工过程中现场提供了跟踪式监测服务。
在整个监测过程中,监测设备运行正常,各监测点数据均未达到监测报警值,监测过程未发现数据异常,施工过程进展顺利。